公元前643年,一代霸主齐桓公病重卧床。他身边的三位宠臣——易牙、竖刁和卫开方趁机发动政变,将齐桓公囚禁在深宫之中,还在宫外筑起高墙隔绝内外。与此同时,齐桓公的五位公子各自率领党羽展开激烈的夺位之争,整个齐国陷入内乱。
那年寒冬,被囚禁的齐桓公竟活活饿死在宫中。更可悲的是,由于五位公子忙于互相攻伐,整整六十七天都没人顾得上为这位曾经的霸主收殓。直到新君无亏即位后,人们才发现齐桓公的遗骸上已经爬满了蛆虫。
这位春秋第一霸主为何会落得如此凄惨的结局?表面上看是因为他没有听从管仲的临终劝谏,但更深层的原因,或许正如齐桓公自己所说:我的生活不能没有他们三个。
1. 卫开方:抛弃亲情的投机者
卫开方本是卫国公子,为投奔齐桓公而离开故土。在齐国期间,他表现出惊人的忠诚——连续十五年不曾返乡,甚至连父母去世都未回去奔丧。历史记载显示,他投奔齐桓公时,卫国刚经历北狄入侵,国力大损。显然,开方看中的不是侍奉君主的荣耀,而是齐国的权势。
展开剩余69%管仲在临终前曾告诫齐桓公: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,怎么可能真心爱戴君主?可惜这番金玉良言最终被当作了耳旁风。
2. 竖刁:自残求荣的小人
竖刁最擅长的就是揣摩上意、阿谀奉承。为表忠心,他竟自行阉割入宫。这种极端奉献让齐桓公大为感动,将后宫要职交予他掌管。然而这种小人往往只能同甘不能共苦。当齐桓公病重时,竖刁立即翻脸,不仅封锁宫门断绝饮食,还积极参与公子们的夺位之争。
管仲生前就警告过:连自己身体都不爱惜的人,怎会真心效忠他人?可惜为时已晚。最终这位佞臣被大臣高傒设计诛杀。
3. 易牙:烹子献媚的厨神
作为中国厨艺鼻祖,易牙开创了私人饭馆的先河,对鲁菜发展贡献卓著。但这位烹饪大师却因一件骇人听闻的恶行遗臭万年。当齐桓公随口说想尝人肉时,易牙竟将自己四岁的幼子烹煮献上。虽然齐桓公得知真相后心生不适,但仍被这种忠心所折服。
管仲对此的评价一针见血:能为口腹之欲杀害骨肉的人,必是丧尽天良之徒。
4. 历史的警示
齐桓公曾一度驱逐这三人,但很快就因难以忍受而将他们召回。这三人恰好代表了人生的三个根本:开方抛弃父母,竖刁残害自身,易牙牺牲子嗣。他们组合成一个完全放弃自我、只为取悦他人的畸形存在。
这个故事给后人深刻的启示:世上从没有无缘无故的奉献。那些看似无私奉献的人,往往暗藏着更大的图谋。齐桓公用生命验证了这个真理,也给后世留下了沉痛的教训。
发布于:天津市10倍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